正确地采购和使用外加剂,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技术价值。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,更能降低混凝土配合比成本。具体方法如下: 一、试验环节 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,是采购谈判之前的重要环节。通过试验,应确定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合格标准。包括外加 剂的含固量、减水率、密度、净浆流动度、混凝土减水率等技术指标。建议将混凝土减水率作为衡量外加剂质量水平的关键指标。 二、采购环节 对外加剂厂家的选择,应综合考虑厂家生产规模、运距、运输能力,大规模搅拌站或大型工程项目供货经验和供货质量水平,以及 售后服务能力和水平,不宜把价格作为厂家筛选的一指标。 三、验收环节 混凝土搅拌站在外加剂入库前应对外加剂进行检测,检测结果对照合同签订标准合格后方可入库。建议区分关键指标和参考指标。 通过长期的实践,笔者认为,外加剂的关键指标为减水率(胶砂)和混凝土减水率;参考指标为密度(比重)、含固量和水泥净浆 流动度。由于检测时间的原因,一般在验收环节进行检测的技术指标是密度、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减水率(胶砂)。 四、使用环节 一般情况下,质检员应严格执行既定的混凝土配合比,包括配合比中外加剂的掺量; 每天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,质检员应对砂、石骨料含水率进行检测,用于指导实际生产;生产中砂、石实测含水率的使用,可以比 较准确的反映单方用水量的实际用量,即反映胶凝材料和骨料的需水量的波动,以及外加剂的减水率的波动; 原材料性能发生波动时,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。胶凝材料和骨料的需水量的增大,以及外加剂的减水率的下降,都会造成单方 用水量不足。正确的做法是,适当提高外加剂的掺量,使得单方用水量不突破既定的混凝土配合比,保持水胶比不变以保证混凝土 强度。 五、常规检测 外加剂经过入库前检测,符合合同约定标准后准予入库。由于减水率的检测结果和混凝土试拌结果会有一定出入,建议入库后对外 加剂进行常规检测。检测项目包括,混凝土减水率、固含量等指标。其中,混凝土减水率为关键指标,必须符合要求。 六、试配验证 为保证生产配合比的合理性,建议至少每月对常用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不低于2次的试配验证。笔者发现,出现混凝土强度问题或成 本过高的绝大多数搅拌站,缺乏对常用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验证。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混凝土搅拌站的相关咨询可拨打郑州易达24小时服务热线:64951360 13703820689 15838155988 或登录公司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